山東金泰建設有限公司
Shandong Jintai Construction Co., Ltd
文章來源:發布時間:2017-01-23瀏覽次數:
各區縣建管處(局),桓臺縣質監站,各有關單位:
現將《淄博市建筑管理處2016年工作總結》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推動全市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淄博市建筑管理處
淄博市建管處2016年工作總結
2016年,在市住建局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個定位、三個著力""十個新突破"的總體要求,積極履行"百個科室社會評議"活動承諾,重新梳理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清欠源頭治理創新工作在全省建筑業農民工工資清欠座談會上作典型發言,我市在建、新建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均為100%,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人社廳、住建廳通報表揚,在市直機關"百個科室社會評議"活動中位列行政執法類第一名,建筑管理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全市建筑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2016年工作情況
(一)加強行業服務引導,建筑業形式平穩。2016年,全市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48.4億元,同比增長3.72%,完成建筑業增加值258.18億元,同比增長26.35%;實繳稅金31.49億元,同比增長4.20%;新簽工程合同額962.75億元,同比增長7.32%;建筑業從業人員32.64萬人,同比降低5.44%;出省施工產值102.66億元,同比增長0.26%;出國施工產值30.56億元,同比增長109.6%。獲魯班獎工程2項、建筑工程國優獎3項、全國裝飾工程獎3 項、建筑工程泰山杯獎11項、裝飾泰山杯獎5項,評審柳泉杯獎48項。
(二)強化監管,推廣電子招投標系統。全市發包工程項目1043個,同比上漲9.1%,建筑面積1584.17萬平方米,同比上漲82.8%;工程造價288.41億元,同比上漲120.1%,其中直接發包項目492個,占全市發包項目的47.17%,建筑面積740.05萬平方米,工程造價82.51億元,工程造價比去年同比上漲71.6%,應招標工程招標率和應公開招標工程公開招標率均達到100%。一是簡化招投標辦事流程,招標備案及直接發包備案申請材料由10項簡化為2項,取消招標會簽手續,實行標后網上壓證。二是優化電子招投標系統,提高電子投標文件導入系統的速度,同時加大區縣宣貫力度,截止目前,除市直項目均使用電子招投標系統外,博山區、臨淄區、桓臺縣等7個縣區已開始使用,其他區縣積極推進中。三是修改完善招標文件示范文本,固化評標辦法量化加分條款,控制評委自由裁量權。四是對評標專家及代理機構實行動態管理,開展招標代理機構專項檢查。
(三)嚴格考核標準,企業資質管理規范有序。一是精簡手續辦理程序,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工作要求,取消建筑業企業資質申報材料中的區縣初審、業績核查和對企業現場勘察,資質審批實行服務大廳"一站式"辦理"先審后簽",審批時限總體壓縮30%以上。二是全市按照新標準就位并換發新版建筑業資質企業613家。其中,總承包企業273家,涉及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11個類別資質。三是完成68家市級、24家省級、1家部級核準建筑業企業資質的審批、核查、審核工作。四是核準224家市核準企業資質變更資料,審核75家省核準企業資質變更資料。五是審核5家招標代理機構資格申請、2家造價咨詢企業變更材料。
(四)落實各項制度,維護民工合法權益。一是認真做好接訪工作。2016年度,建筑領域農民工工資拖欠到市信訪投訴67起,同比下降51.4%;各級清欠機構共受理投訴208起,解決拖欠金額15198.4萬元,涉及人數3663人,投訴起數同比下降51.5%。接受上級督辦件15起,辦結15起,辦結率100%;市直接訪電話共接訪咨詢共計2600余起。二是出臺《農民工工資支付辦法》及《實施細則》,并狠抓落實。嚴格執行民工工資按月支付和務工人員實名制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農民工實名制網絡管理平臺,加大了清欠工作的過程管理,實現了清欠工作動態監管。三是堅持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今年以來,全市共檢查排查工程項目856個次,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481份,提出問題728項。四是嚴肅查處欠薪案件,對我市5家建設單位,14家施工企業,25名項目經理和9名勞務帶頭人進行全市通報處理。
(五)嚴格收繳撥付,大力推行工傷保險。一是減輕企業負擔,勞保金提取比例由2.6%調整為1.3%,根據工程項目性質不同,區別對待、分類管理,實行勞保金分期繳納政策,同時加強對未繳項目的清繳力度,2016年全市共收繳建筑企業勞保金30221.15萬元,完成省年度目標任務241.76%,其中清繳勞保金緩繳合同款8387.36萬元,結算備案把關補繳勞保金2188.94萬元。二是繼續推進全市建筑企業工傷保險政策落地,我市新開及在建工程參保率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共收繳工傷保險3550.93萬元,共為115名建筑企業用工支付工傷保險待遇797.4萬元。三是加大企業扶持力度,全市共為261家次企業撥付勞保金15745.05萬元,補貼8家困難施工企業勞保金2275.86萬元,申請省級調劑補貼424萬元。
(六)依法行政,建筑市場執法效果明顯。一是放開市場,取消進淄保證金和備案制度,強化建筑市場事中事后監管,進淄企業與本地企業一樣,統一納入全市誠信評價體系管理,實行誠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對進淄企業的2015年度工作情況進行現場量化考核,同時對進淄企業在建項目進行現場檢查,完成全市116家企業量化考核工作,整改企業37家,不合格企業10家。二是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開展巡查170余組次,發現制止違法建設行為34項,受理投訴舉報案件12起。三是加大處罰力度。2016年全市共查處違法案件73起,處罰額度586萬元,同比上漲8.95%,其中市直4起,處罰額度22萬元。四是參加省、市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檢查工作,在省廳檢查中,抽查的4個項目市場行為檢查符合率均在95%以上,受到督察組高度評價。
(七)注重公平實績,企業誠信評價扎實開展。一是針對《淄博市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結合我市建筑業實際情況,修訂完善并發布《淄博市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管理辦法》。二是開展2015年度信用評價工作,本地企業共有43家評為AAA級,33家評為AA級,406家評為A級,27家評為B級;外地進淄建筑業企業有2家評為AAA級,4家評為AA級,71家評為A級,13家評為B級。三是廣泛征集審核信用信息。共審核信用信息2568條,其中通過獎項類良好信息1083條,業績類良好信息1303條,記錄不良信息182條。四是合同備案實行告知性備案,共備案施工總承包合同134份,備案補充協議34份。
(八)創新方式,科技培訓工作卓有成效。一是進一步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加強現場人員實名制核查,抽查12個項目60余名管理人員到崗履職、專業能力和技能水平。二是加強科技質量管理,獲中建協QC成果4項,中施企協QC成果2項,省級QC成果7項,評審市級QC成果118項。三是配合省培訓中心,全年共完成省、市各類培訓4929人,其中組織我市2243人通過網上報名考試系統進行報名試運行,353人通過考試。四是推薦申報中建協優秀項目經理3人,優秀建造師3人,優秀總工程師1人,優秀管理成果4項,申報市總工會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1家。五是創新培訓方式,解決工學矛盾。根據工程進度,結合企業培訓工種,應企業需求,依托農民工業余學校,到企業或工程現場送教上門服務,共培訓26場次。
(九)推行分段結算預算定案,加強工程造價管理。一是繼續推廣落實分段結算預算定案結算方式,并對市重點工程及各區縣進行督導,通過督導張店、淄川、高新區已開始推行,高青、臨淄、沂源縣部分項目進行試點,目前全市已有127個項目采用預算定案分段結算計價,同時辦理80項工程竣工結算備案。二是發行《淄博工程造價指南》六期,約6000余冊,收集材料信息價4萬余條,人工單價8000余條。《淄博工程造價指南》被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評為全國第十四屆工程造價管理類優秀期刊。三是今年3月完成造價咨詢企業情況統計,造價咨詢項目所涉及的工程造價總額238.52億元,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收入合計1.27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并審核辦理資質變更和證書換發22家企業,完成工程造價咨詢合同備案372個,及時公開企業信用信息,對乙級工程造價咨詢資質企業實行網上審批。四是2016年上半年我市造價專業人員變更單位174人、轉出133人、轉入43人、注銷31人。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建筑業亟需轉型升級,建筑產業現代化滯后。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2007年淄博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和發展的意見》(淄政發〔2007〕53號)是目前我市建筑業發展的唯一綱領性文件,該項意見已遠遠不能支持和滿足當下我市建筑業的轉型發展的需要,急需新的建筑業轉型發展指導性意見出臺。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具備資本運作的骨干企業,建筑企業多而散,小而不專,產業資源整合不足,同時建筑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房建市場單一情況突出。三是項目組織實施方式落后。工程總承包模式發展緩慢,企業缺乏EPC、PPP項目承接和管理經驗。項目管理主要以項目經理承包制為主,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現象突出。四是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滯后。目前我市多數企業對建筑產業化均處于觀望狀態,技術力量、人員設備、自主研發、設計能力相對不足,未建設產業化示范項目,未形成完整的、配套的生產園區。
(二)建筑市場亟待進一步規范。目前,盡管我市施工許可證辦證率大幅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建筑市場不規范的問題。一是業主行為不規范,肢解工程、非法發包、工程竣工后不及時結算等現象仍然存在。二是施工企業惡性競爭問題突出,陰陽合同、不平等合同條款、轉包掛靠、違法分包、關鍵崗位人員履職不到位、工人工資未按期支付的現象依然存在。三是在開放市場,強化監管的同時,落實建設各方主體責任的制度亟需建立和加強。四是對進淄企業的管理力度有待強化,"雙隨機"抽查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抽查的頻次還需加大。
(三)基礎數據庫、三大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業務平臺(網上辦事大廳)各項子系統功能有待進一步加強,誠信信息提報、資質申報審批、現場執法監管、合同業績備案等業務工作未能全部實現網上申請、網上辦理。二是未能實現以項目為主線的全流程監管。工程報建、招投標、施工許可、市場檢查、竣工驗收備案等工程建設各環節、全流程的動態信息未納入統一的監管網絡平臺,盡管將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時錄入系統,但是其結果未能完全與資質管理、招標投標、評先選優、保證金繳存、后續項目開工、工程驗收等掛鉤。三是信用平臺建設需要進一步強化,招標代理機構、造價咨詢企業、項目經理、勞務帶頭人、關鍵崗位等人員誠信系統和評價體系正在有效推進,即將形成企業、人員、項目和信用四大數據庫,各數據庫緊密聯系,動態管理各類信息。